Zhong Nanshan: 智能机器人咽拭子采样, 成功率大于 95%
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研发
咽拭子采样智能机器人取得阶段性进展
最近,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沉阳自动化所联合发起的新型智能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研发已完成. 第一阶段临床试验中, 实现了采样强度均匀的受试者有效采样, 并且已经取得了进展. .
采用智能机器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
根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用版 7)”, 新冠肺炎的诊断需要 2 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患者的康复和出院需要 3 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咽拭子是目前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重要的采样方法.
咽拭子操作过程中, 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密切接触, 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 此外, 在采集咽拭子的过程中, 由于医护人员水平差异,拭子质量容易出现假阴性, 精神状态的变化, 以及不规范的操作规范, 从而影响病情的判断.
为解决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生物样本采集中的交叉感染问题,保证采样质量,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中科院沉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提出智能机器人咽拭子采样解决方案. 从除夕夜开始, 李世越教授领衔,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所, 沉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教授团队, 沉阳舒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双方合作紧急开发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沉阳自动化所团队在病房进行机器人实验
新型智能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由蛇形机械臂组成, 双目内窥镜, 无线传输设备及人机交互终端. 机器人通过远程人机协作的方式,轻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
机器人经过测试,成功率大于 95%
机器人系统于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应用于测试对象 28. 第一阶段临床试验 20 科目已进行, 和 80 样本已收集. 细胞学检测结果表明机器人咽拭子采样可实现高质量, 一次性成功率大于 95%, 有效采样、均匀采样强度, 且无发红等不良反应, 受试者喉咙肿胀和出血.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操纵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机器人, 有利于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提高生物样本采集标准化, 并保证标本质量.
在三月 8, 该团队首次对确诊阳性患者进行机器人咽拭子采样检测.
来源: 央视新闻